iT邦幫忙

2021 iThome 鐵人賽

DAY 3
2

先談個人管理是因為管理就是一個見微知著實踐。如果自己接到的專案任務都沒有辦法做好基本的管理工作回報出來,我想要談整個團隊的專案管理應該不是一個合理的期待。所以,先思考一下單人版的時間管理要思考什麼事情。

身為基督徒,還是要先談最困難的十一奉獻。每一個人都要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奉獻給會堂,讓專司祭司的利未人以及弱勢族群可以得到照顧。但在時間就是金錢的現代觀念下,一天要奉獻144分鐘出來,會變成怎麼樣?

上天給每個人最公平的,就是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人,大家的一天都只有24小時,就看你怎麼使用。

吃飯睡覺8小時,上班8小時,剩下8小時可能分一點給加班,分一點給賴床,分一點給交通時間,分一點給家人/重要的人,再分一點給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情,別忘記還要留兩小時"奉獻"出來。周末兩天可以把原本的上班8小時拿出來做另外的運用,可以自己想一下。

有沒有發現,原本以為一天24小時很漫長,塞入你一天需要做的事情之後,能運用的時間所剩不多了?唯一可能可以做的,就是附上一些代價偷不同的時間,例如偷睡覺時間,付上睡眠不足的代價;偷上班時間,付上被抓包的代價(....);如果偷給重要的人的時間,要付上變阿宅的代價;如果偷交通時間,可能要砍掉重練(?)。

所以在同樣的24小時中,談的是如何做最大的槓桿運用。我這邊喜歡用槓桿的概念,而不是效率的概念,是因為我認為現代社會太多行銷噱頭主打著讓你幾天學會什麼,幾個小時看懂什麼東西,但我心裡面信仰的,一開始慢慢的把地基打穩打好,慢一點沒關係,但是只要有穩固的地基,未來在既有的基礎上堆疊新的東西,自然就會又快又穩,真正發揮"複利效果"。因此在學生時期或者剛踏入職場的頭幾年,練好基本功,蹲好馬步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。

Coding 是我認為最難入門的一件事情了。在這個領域中各種語言的語法練習本身就需要先忙幾個週期,再來認識語言的特性,開發工具/框架/環境的交互影響,語言的版本差異,作業系統影響等等等。我想這應該是不同的程式語言使用上手的循環吧。但這件事情的"槓桿"在哪裡?最核心的槓桿都不此,而是你已經想清楚要花三五年的時間投入在這個領域方向中了嗎?程式語言從初學到能真正上戰場接受挑戰,我認為起碼要有一到兩年的經驗堆疊,然後要使用到爐火純青,確實三五年的開發經驗應該是低標。如果定性不夠,每年換個工作,換個工具,其實根本無法累積真正經驗,都在很初期的Hello World等語法練習打轉而以。或許在某些公司這樣就很足夠了,但出來混遲早要還,幾年之後就會發現自己因為基礎不夠而無法在更上層樓了。

這就像定期定額的方式申購基金,才剛度過微笑曲線的低谷,正要發揮複利效果時,就見好收手,立刻贖回,失去了後面最美好的回收期,實在可惜。

如果走過了前面所說的程式新手期,下一個跟時間管理有關的問題是:專案的選擇。這邊直接舉例。就像是勇者鬥惡龍的遊戲中,新手打Lv1的史萊姆練功很適合,但是直接單挑Lv30的小王就是不自量力;但是如果自己等級已經到了Lv25,卻還在打Lv1的史萊姆,好像就有點說不過去了。所以如果在可以挑專案做的公司部門,在完成專案後可以跟資深的同仁或者主管良性溝通討論,看自己能在什麼樣的等級基礎之上,去挑戰等級稍高的專案,快速累積自己的相關經驗。

同樣的24小時,怎麼運用就會在這個起點上開始產生些微的差距,在這個基礎下,再把時間因素考慮進來,三個月半年後,就足以拉開學習的差距,更不用說一年兩年之後.....

「你的財寶在哪裏,你的心也在那裏。」(聖經馬太福音6:21)。


上一篇
個人背景
下一篇
個人管理 - 工作細節拆分
系列文
專案/團隊管理的無字天書30
圖片
  直播研討會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